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 20127-14
    用纳米孔单分子读取的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

    基于纳米孔的单分子读取技术,英国牛津纳米孔公司成功研发出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该测序技术读取数据更快、有望大大降低测序成本,改变个人医疗的前景。当前,基因测序工作费时且昂贵,测序时,分子必须进行多次复制(这一步被称为扩增),同时进行荧光示踪标记,这一过程会带来错误,因此,一个基因要被测序多次才能得到值得信赖的结果。此外,购买和操作测序仪器的费用也不菲,目前,测定一个完整的基因组需要上万美元。在纳米孔测序技术中,DNA分子依靠被称为核酸外切酶的蛋白质以一次一个碱基的速度通过小孔。...

  • 20127-9
    454测序用于美洲奶牛种牛基因组测序项目

    两只公牛基因组分别利用454GSFLXTitanium进行测序,分别获得了7.3倍和13.5倍基因组覆盖度的数据,约20.5G和37.9G的测序序列,然后用Newbler将超过30G的碱基序列与参照基因组进行比对,zui终超过86%的参考基因组有超过1x的覆盖。科学家应用一种称为haplotracking的技术,确定了染色体中控制者重要的性状的区域,这些区域在群体进化中受到较大的选择性压力。这项研究揭示了奶牛基因组进化的过程,显示外在因素对这些重要基因的选择作用,例如一些影响...

  • 20127-9
    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人类进化自“鲨鱼

    腾讯科技讯(罗尔雅/编译)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根据研究,名为Acanthodesbronni(希腊文:刺鱼)的鲨鱼是原始地球上所有的有颚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包括我们人类在内。一个可追溯到290万年前的回溯分析显示,这是一个现代有颌类动物的早期成员之一-意或者称为“颚口”类动物,其中包括数万名从鱼类到鸟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生活脊椎动物。acanthodes,是一个叫做刺的希腊字,该鱼在正式从进化树中分裂出来前,介于zui早的鲨鱼和硬骨鱼类(而这一系列也是人类的进化...

  • 20127-3
    研究揭示蜘蛛如何织网Z结实

    研究人员揭开蜘蛛网经久耐用奥秘。图片来源:FrancescoTomasinelli&EmanueleBiggi面对扑过来的饥肠辘辘的蜘蛛,被丝网捉住的苍蝇可没有工夫欣赏这个工程学的杰作。幸好科学家们有的是时间。一项新的分析表明,错综复杂的蛛网设计展现了蛛丝的*性能是如何将这张网络变成牢固的陷阱的。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生物材料学家JoyceWong认为:“这项研究非常有创意。”剑桥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材料科学家MarkusBuehler指出,蛛丝是一种非凡的...

  • 20126-26
    内脏细菌数影响大脑“快乐激素”水平

    据国外媒体报道,《精神病学》杂志于今年6月12日在“分子精神病学”专栏中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即来自爱尔兰考克大学的科学家近日研究表示,童年时期内脏中的细菌数量决定了一种号称“快乐激素”的大脑血清素等的的高低。该项研究表明,一名正常成人的大脑功能的别高低取决于他在成长时期内脏细菌量的多少。据了解,血清素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化学物质,它出现在人们对情绪和心情的管理中,但一旦遇到压力、焦虑、沮丧的情绪时,就会发生改变。大多数有效的临床抗抑郁药物,都是针对这种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的。...

  • 20126-26
    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络

    Pollock教授表示,由于小鼠一直以来都是人类遗传学的一个重要模型,对于我们了解在一些疾病,比如阿尔兹海默,自闭症,神经分裂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帮助。近年来科学家们聚焦于哺乳动物大脑,通过电子显微等技术,分析个体突触,神经元之间连接点等。但是这些方法对于分析整个小鼠大脑来说,并不实用。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采用4个注入示踪剂来追踪大脑环路,其中两个是“经典”的示踪剂——霍乱毒素亚单位(choleratoxinsubunitB),以及双向神经示踪剂(biotinylateddex...

  • 20126-18
    猪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定量检测试剂盒(ELISA)

    【试剂盒名称】猪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定量检测试剂盒(ELISA)【试剂盒用途】定量检测猪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检测原理】本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将标准品、待测样本加入到预先包被猪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透明酶标包被板中,温育足够时间后,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成分,再加入酶标工作液,温育足够时间后,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成分。依次加入底物A、B,底物(TMB)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下转化...

  • 20126-18
    环境激素可能让人类不育而灭绝

    环境激素对人类的毒害非常大,首先它会损害人的生殖机能,导致人体生殖异常,一个显著的后果就是造成人类男性“雌性化”。环境激素等工业污染正使男性精子数量日益减少,早在1992年丹麦研究人员就报告,在短短50年内,人类男性的平均精子数几乎减少了一半:1940年1毫升精液中含1.13亿个,而1990年则减少到6600万个。其他许多国家也做过类似研究,法国1945年出生的男性在30岁时1毫升精液中精子数平均为1.2亿个,1962年出生的男性30岁时则为5100万。前些年日本的调查发现,...

共 228 条记录,当前 22 / 29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 
Baidu
map